为了加快实现聚焦龙头企业拓展校企合作新渠道、聚焦产业需求精准为企赋能,聚焦国家战略推进社会人员培养。10月31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题培训班在恒力集团顺利开班,来自企业一线核心岗位技术骨干人员100余人参加了首期学习。标志着学院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学研融通、双驱双轨”融合发展的“双车道”正式开通。
开通专用车道 “学研融通”助人才
2020年度职业能力提升行动专题培训班主要集中在恒力集团和盛虹集团两家学院紧密型合作企业,培训班于11月、1月分批举行,共分11期,计划培训1000余人次,培训采用课堂讲授、小组研讨、随岗研学相结合方式进行。为了助力企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加速,学院专门组建了一支高层次教师培训团队为企业技术骨干人员“开小灶”,围绕高分子材料和前沿科学技术展开培训,同步开发职业提升培训和科技研发相互融通的课程,进行科技研发与技能培训一体化设计,使培训与工作交替进行,相互促进,使职业教育为企业赋能显能发挥更大价值。
此外,为了提高此次培训的实效性,此次培训班安排了随岗研学的课程,博士讲师团中五位博士将进驻企业挂职一年,深入企业一线,带领技术骨干一起总结梳理印染行业多年来“卡脖子”技术难点,就如何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数字化”印染技术方面开展科研实验,学员随岗研学,从而达到提升培训学员的应用研究能力及实践技能的目的,为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开通合乘车道 “双驱双轨”育人才
如果说职业技能提升专题培训是提升企业员工的岗位胜任力,防止结构性失业的重要举措,那么,加大企业员工学历教育,则是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力资源红利,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大发展的重要的战略实践。
近年,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与盛虹集团、恒力集团世界500强等苏州知名企业“双驱双轨”共同培育人才,即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为“双驱”、学院与企业共管为“双轨”运作,要求老师站稳学校和企业两个讲台,学生与企业员工各持双身份,上好两个课堂。2019年我院社会人员招生共录取盛虹集团及恒力集团900名员工,学院从职业能力入手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实施一企业一方案,架构起了“综合素质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技能课”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线上线下”,“旺工谈学”的错峰教学等模式,帮助企业员工提高学历水平。截止今年10月份,企业员工已完成教学总学时48万学时,学院开发“线上线下”课程共计42门,专任教师已增加到32人。
2020年我院参与盛虹集团申报江苏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获得成功,我院2020级染整专业40名毕业生最后一学年将在16位盛虹企业导师指导下进入车间从“聚酯-纺丝-假捻-物检分析-印染”等产业链多个环节进行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实践快速结合,夯实了首岗技能。
社会服务“双车道”,打造人才培养新生态
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促进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大融合,倒逼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培训,把培训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应用到“三教改革”,结合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要求,吸纳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为高职教育编写活页式教材积累了最新素材。同时高职教育系统集成的教育教学方案为企业培训的教学内容开发和课程标准的研发,提供了科学的教学范式,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学习感知与学习质量,营造起了校企联动、双向互济,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反哺、双推进”的良好生态,丰富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路径,推动了学院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
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文章不做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与立场,本网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谨慎选择与投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或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